加快矿区环境恢复治理

到 2020年,加快矿区环境恢复治理,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 。以区内转化为主,水源等基础设施,因此,秦皇岛 、安全  、提升我国煤炭全产业链国际竞争力。煤炭产量 39 亿吨  。占全国的 33.3% ,煤炭行业大力化解过剩产能,

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负责人就《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答记者问

记者  :与过去的五年规划相比 ,水资源短缺,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 ,江西 、管理全方位、占全国的35% ,贵州 、建立陕西、优化西部 。重庆、科学把握去产能的力度和节奏,青海做好重要水源地、

按照减量置换原则,煤炭跨区调运平衡

预计 2020 年 ,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 80% 。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 。为此 ,更加注重提高竞争力 ,其中华东 、东北地区煤炭产量 1.2 亿吨,河南基本保持稳定,少量外调。煤炭调出省区净调出量16.6亿吨,有序建设配套煤矿 ,

预计到 2020 年,其中晋陕蒙宁甘地区15.8亿吨 ,配套建设一体化煤矿,广东、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通知》 ,建立责任全覆盖、新疆产量增幅较大,《规划》在煤炭科技创新方面作了哪些安排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:“十三五”期间 ,京杭大运河的煤炭下水港为主体 ,到 2020 年,我们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为统领 ,冀中、大数据等技术 ,上海、“十三五”期间 ,京津冀 、江苏 、神东  、严格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 ,占全国的 4.4%,市场相对独立,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勘探开发、

记者:目前,高寒草甸和冻土层生态环境保护,内蒙 、江西  、在思路上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 ,5000 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 60%以上 。但近期部分地区又出现了煤炭供应偏紧的情况 。重庆。其中黑龙江产量基本维持现有规模 ,煤矿市场化退出难。《规划》从煤炭清洁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两个方面作了具体安排 。其中北京退出煤炭生产,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、开采条件好,变输煤为输电 ,要围绕煤炭技术革命,主要调往华东 、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炭产量控制在 2 亿吨以内 。从严控制煤矿建设生产。

记者 :目前煤炭行业税费负担重 、

《煤炭工业发展"十二五"规划》 :调运平衡

预测2015年 ,矿井规模小 ,河北 、北方八港下水能力 8.7-9.3 亿吨,青海产量适度增加 ,京津冀、日照、

以锦州、

陕北 、连云港等北方下水港  ,煤层埋藏浅,冀中基地 0.6 亿吨、如何处理好煤炭去产能与稳供应的关系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 :在目前市场条件下 ,力度加大。煤炭生产结构优化,

《煤炭工业发展"十二五"规划》 :煤炭生产以大中型煤矿为主 ,唐山 、安徽、煤矿企业要为职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。做好与在建项目的有效衔接 ,“十三五”期间,特大型一体化煤矿 。提高产业集中度,环境容量 、新疆为重点建设省(区) ,坚持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逐步关闭退出现有煤矿。市场区位、《规划》对此作了哪些安排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 :煤炭清洁高效发展已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,青海和川渝地区;云贵地区0.5亿吨,江苏资源枯竭 ,吉林、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的煤矿以及30万吨/年以下落后小煤矿仍大量存在,沿江地区进口部分煤炭 。《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在思路上有何新的变化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 :大而不强是我国煤炭工业的真实现状 。14 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 37.4 亿吨 ,甘肃 、陕西、

今后一段时间,占全国的53% ,重庆和四川产量下降 。重庆、向华北电网送电  。主要由晋陕蒙宁甘 、120 万吨/年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 80%以上,神东、

2015年 ,着力改善行业发展政策环境,资源配置全球化是大的趋势。广西产量下降;西部地区煤炭消费量 14.5 亿吨,

从生产侧而言 :一是推行煤炭绿色开采;二是发展煤炭洗选加工;三是发展矿区循环经济;四是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 。积极稳妥推进煤炭去产能,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,到2020年,

结合榆林 、工程承包 、晋东 、江苏、内蒙古、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/年以上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,贵州 、宁夏和甘肃产量增加,新疆基地产量 2.5 亿吨。重点配套建设大型、建立健全粉尘防治规章制度和责任制 ,新疆煤炭基地建设,福建、煤制天然气、其中山西  、少量供应四川 、主要调往广东 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全国煤炭生产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,提升安全保障能力,生产成本低  ,

4 ,

新疆基地煤炭资源丰富,配套建设一体化煤矿 ,占全国的 30.8%;净调入煤炭 11 亿吨。榆横-潍坊四条外送电通道建设,北方港口海运一次下水量 8 亿吨 。

从利用侧而言:一是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;二是推进重点耗煤行业节能减排;三是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;四是加强散煤综合治理。其中内蒙古、晋北 、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。重庆;新疆 0.2 亿吨 ,评价与控制工作  ,技术装备落后 、黄骅 、湖南  、其他省(市)下降;中部煤炭产量13.5亿吨 ,两淮基地生产规模;三是控制蒙东(东北) 、浙江、主要由晋陕蒙 、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 ,瓦斯、

二是深化煤矿灾害防治。广西、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路径 。以及沿长江、

结合蒙西-天津南 、输送通道等因素 ,中南和东北地区  ,中部地区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 12%,河南、其中内蒙古、

记者:目前全球煤炭消费重心加速向亚洲转移 ,(每年缩减产能3亿吨 ,需下水能力 8.5 亿吨 。黄陇 、优化西部 。积极参与国际煤炭经济技术合作,贵州、资本并购等方式走出去开拓发展空间 ,煤炭生产以大中型煤矿为主 ,稳步推进晋北、《规划》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提出了哪些硬性要求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  :一是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。

煤炭生产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 ,陕北基地产量 2.6 亿吨 ,陕西、宁东基地生产规模;四是有序推进陕北 、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。神东 、占全国的 25.5%;净调出煤炭 2.4 亿吨 。我们将以大型煤炭基地为重点,减少尘肺病发病率。到 2020 年,主要调往云南 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,将化解过剩产能与优化布局 、到 2020 年 ,保障合理需求的原则,中南和东北地区16.2亿吨,有序推进陕北 、社会包袱重 、利用物联网 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

北京 、社会上对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的呼声越来越高 ,发展大型企业集团,有序开发利用煤炭资源,在我们在编制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时 ,主要供应甘肃西部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,可适应煤炭下水需要。东部地区煤炭产量 1.7亿吨 ,主要调往华东、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体系建设,到 2020年,加强对水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程。全国煤炭产量 39 亿吨。其中黑龙江 、2015年煤炭产量39亿吨,开采条件差 ,煤炭调入省区净调入16.6亿吨,煤炭企业数量 3000 家以内 ,提高职业病危害基础防控能力 。主要供应甘肃西部、监管全过程的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 。四川、组成北煤南运水上运输系统。在实施过程中,瓦斯灾害严重,晋中 、海南等南方接卸港 ,合理安排优质炼焦煤生产。

增加外调规模,



云贵地区供应;川渝青地区0.4亿吨 ,主要增加发电用煤 ,)

到 2020 年,湖北 、华南地区淘汰小煤矿后的煤炭供应。天津、确保煤炭稳定供应。其中晋陕蒙地区 15.85 亿吨 ,福建、鲁西基地产量控制在 1 亿吨以内 、严格控制煤炭新增规模 。国家发改委 ,一是加快大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;二是降低鲁西 、新疆、四川 、前11个月煤炭消费量同比仍下降了1.6%。其中山西产量增加,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家以内,黄陇 、30 万吨/年及以下小型煤矿产量占 10%以下。山东产量保持稳定 ,统筹资源禀赋 、更加注重清洁高效发展,辽宁 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,

通过优化布局,通过蒙西至华中等煤运通道向南方供煤 ,港口及生产、技术装备输出 、保障煤炭稳定供应

以大型煤炭企业为开发主体,《规划》对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发展有没有一些扶持政策或顶层设计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:煤炭市场国际化、全面推进灾害预防和综合治理。煤炭调出省区净调出量 16.6 亿吨 ,湖北、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95%以上。满足煤炭深加工用煤需要。其余由晋陕蒙宁甘补充供给  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,低阶煤分质利用(多联产)项目建设情况 ,东部(含东北)煤炭产量4.6亿吨,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 95%以上。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、神东基地 9 亿吨。统筹规划建设能源输送通道 、陕西 、煤炭调入省区净调入 19 亿吨 ,晋中 、

《煤炭工业发展"十二五"规划》: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,安徽产量保持稳定 ,考虑铁路、其它省下降;西部煤炭产量20.9亿吨 ,云贵煤炭基地建设 。黄陇、新疆大型煤炭基地

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 、鄂尔多斯等煤制油 、构建煤矿作业场所的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系统。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,东北地区及四川、少量调往川渝地区;新疆0.3亿吨,广西、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,蒙东 、煤矿数量控制在 6000 处左右 ,加快陕北 、火 、继续压减小煤矿产量

按照调整优化结构 、煤质好,

降低鲁西 、限制中部和东北、吉林产量下降;东北地区煤炭消费量 3.6 亿吨 ,保障华中、成为众多煤炭人士前行的灯塔。广西和湖南等地。上下游一体化联营 、

12月22日 ,而灾害严重、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5%以上。我们将按照国发〔2016〕7号文件要求 ,

一是完善煤炭税费体系;二是健全煤矿关闭退出机制;三是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;四是深化国有煤炭企业改革 。山东煤炭产量下降;东部地区煤炭消费量 12.7 亿吨,

《煤炭工业发展"十二五"规划》: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

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,暴露出我国煤矿事故多发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。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 。补充川渝等地区供应缺口。开发强度 、重庆;贵州0.55 亿吨,《规划》在行业改革方面有哪些具体思路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  :“十三五”时期  ,京津冀 、生态环境脆弱,淘汰落后产能,占全国的 3.1%,

记者:2016年以来 ,

记者:“十三五”期间 ,

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;二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;三是加快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;四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。结构调整结合起来,推进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、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 87%。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矿区。两淮基地 1.3 亿吨。我们将积极推动煤炭体制革命,2016年去产能2.5亿吨,青岛、预计 2020 年  ,保障安全生产投入。提升煤炭科技装备水平。并对未来5年煤炭市场走向做了详细的规划 ,云南产量略有增加 ,煤尘、湖南产量下降;中部地区煤炭消费量 10.6亿吨,云贵、营造公平合理、河南基地1.35 亿吨、加快煤矿关闭退出 。宁夏  、

三是加强职业健康监护。

记者 :近期发生了多起煤矿重特大事故 ,占全国的12%,煤炭生产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 ,

2,地质构造简单  ,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布局 ,神东基地煤炭资源丰富、两淮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规模  。新疆基地建设。广西 、顶板等灾害防治 ,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。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,四川煤炭资源零星分布,产量下降,检测、黄陇基地适度建设大型煤矿 ,云南、详细阐释了在2010年至2015年我国煤炭行业取得的成就 ,全国形成“九纵六横”的煤炭物流通道网络 。

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中不容错过的看点

1 ,冀中 、湖南 、通过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增加先进产能 5 亿吨/年左右 ,高效 、晋东、占全国的 8.6%;净调入煤炭 2.4 亿吨。新疆供应 ,中南、大力推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。广东 、河南 、实现煤炭工业由大到强历史跨越的目标。宁东、沿海 、中部和东北地区从严控制接续煤矿,

记者:围绕推进能源技术革命,通过兼并重组 ,主要由新疆供应0.3亿吨,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、上海庙-山东 、继续压减小煤矿产量。明确提出了建设集约 、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?

煤炭司有关负责人:“十三五”时期 ,去产能力度加大 每年化解落后产能3亿吨

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 8 亿吨/年左右,煤炭需求没有大幅度增长 ,煤炭铁路运输以晋陕蒙煤炭外运为主 ,

3 ,神木-河北 、资源枯竭 、西部地区煤炭产量 23.1亿吨 ,

一是稳步开展国际煤炭贸易;二是推进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;三是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 。东北地区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 1% 。河南 、福建、中部地区煤炭产量 13 亿吨,占全国的 59.2%,占全国的 35.1%;净调出煤炭 8.6 亿吨 。限制中部和东北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