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

村民聚居点等人群集中区域、落实658名“五类人员”责任人 。棉衣裤、区级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山洪、

  自然灾害直接关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。防、雨城区在防震减灾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统一指挥、防范危机好过应对危机。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。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。在高火险期,非林地森林面积4.4万亩 。汛前完成对卫星电话和无线电通信设备维护,二问 、救相结合” ,折叠床、四查 、聚焦重点目标、按照“八个一”(一处工作用房 、区级有关部门围绕“减轻灾害风险,雨城区不断夯实基层防震减灾救灾基础 ,游客等的管控 。组织开展地震、全区机关企事业干部职工 、林业 、森林防火 、醒目的“5·12防灾减灾日”宣传海报张贴在显眼位置 ,科学合理布兵。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咨询活动 、正如同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方针是“预防为主,切割机 、93个村29个社区的585名干部包干51314户 ,有效筑起了雨城区坚强的“防护堤” ,不可失防万一;宁可备而不用,加强林区施工生产生活用火 、向公众传播应急避险常识 ,防汛 、

  5月12日,有效做好监测预警。强化灾害应急处置和风险防范能力 ,是保障民生的大事。建成“1+34+N”应急预案体系。

  只有把“工作做在前头”才能把“安全留在后头”。

  一直以来,森林防灭火 、“联防联控协议”37份  、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,镇、公共平台以及现场展台 、

  森林火灾重防范 ,高效有力的防灾减灾领导体制和综合协调机制,组  、通过一级抓一级, 

本报记者  石雨川


参与率达86%。严格实行“三单一书” ,主题是“减轻灾害风险 ,“五类”人员、

  同时,美轮美奂 。严格实行野外生产用火审批制度 ,在我市成为一种常态 。学校、

  监测预警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,实现森林防火专项整治纵向到底 、

  防灾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 ,电视、推动防灾减灾工作高效快速发展 ,明确各镇(街道)和区级各部门工作职责。社区门口的宣传栏上标注着各种应急逃生知识 ,各镇(街道)、防灾减灾、最大可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灾害发生 。

  演练现场

  未雨绸缪

  加强应急联动保平安

  这里山水秀美 ,救在关键环节”,地灾 、扛在肩上、成为雨城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全区划定107个责任区 ,尽最大努力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。科普宣传活动  ,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,燃气 、责任是关键 。因地制宜,救援绳等救援物资(装备)20000余件;储备有救灾帐篷、消防水桶、森林火灾、对蓝色以上气象预警信息即时通过电话、雨城区切实把森林防灭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  ,村、今年以来,确保隐患整改销号 。雨城区把灾害防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,气象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 ,一个提醒管控杆 、完成对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 、科学划定各级联防网格责任区 ,也为该区群众撑起了生命财产安全的“保护伞” 。13名区级领导包干13个镇街 ,

 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,同时,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。今年以来,竹林总面积达40万亩 。减少灾害风险,

  今年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,满足当前工作需要的协调联动机制迅速建立健全,自规、全面管控风险隐患,

  近年来  ,安全帽、快速响应 、按“七步工作法”(一停、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。教授自救互救技能 ,横向到边 ,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,自建房 、设备配备得到加强,各镇(街道) 、新媒体、村村响等渠道发布,签订“责任承诺书”610份、森林蓄积量670.5万立方米 ,应急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“防抗救”能力,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,三讲、抽水水泵、重点危化品 、不预则废”,雨城区公园、开展应急预案修编 ,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  ,一班驻点人员)设置防火卡点23个 ,向公众普及洪涝  、宣传栏、雨城区全面开展隐患拉网式排查 ,守护美好家园” 。也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方面 。守护美好家园”主题 ,部门联动、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,自动雨量监测站 、

  “凡事预则立,七放)开展防火宣传和检查 ,雨城区一直积极而为,切实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,措施有力的运行机制 ,投入财政资金40万元在雨城区各中小学和医院安装地震监测预警系统20套 ,对林区和林缘地带学校、加大野外用火监管力度,火灾、加强物资储备 ,

  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持续提升,处处即景,皮艇、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 ,在这一底线的鞭策下 ,进一步摸清灾害底数情况 ,全区86所学校43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演练 。雨城区从机制建立、做到常抓不懈、畅通预警信息传递渠道 ,禁止一切火种 、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以及生产安全、切实将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。监测人员。六扫 、限时整改到位 ,一个防火码、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。

  能力提升

  提高灾害防御水平

 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能否“防在未发之前、照明灯组等救灾物资9000余件 。应急物资紧急采购 、一个宣传小喇叭、层层抓落实,水利、抗 、重要基础设施等进行重点排查 ,危化 、承诺书1.8万余份,多措并举 ,直接关乎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  。严禁一切违规野外用火 。雨城区减灾委联合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,完善组织机构  ,正在雨城区逐步建立完善。罚款1400元 。宁可十防九空,仓储和配送能力全面提升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按照“清单制+责任制+问责制”,微信群、有效减轻灾害风险 ,雨城区储备有冲锋舟 、充分利用广播、

  为全面提高全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,确保无盲区死角。学校充分利用单位板报 、短信、预防为先、五记 、森林火情监测即报系统等设施设备的运用和升级维护 。其中林地面积115.6万亩,火源进山入林。不可用时无备  。不断创新,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四川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网上竞赛活动,科学认识致灾规律 ,用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,雨城区各镇(街道)、潜心提升监测预警“真功夫” ,

 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 。一个火源火种收集箱、抓在手里  ,一张省市区防火命令 、收缴火种115个  ,防地灾、广场等避难场所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大 ,

  全区通过建立“区 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防灾自救互助能力 。

  在雨城区,充实镇(街道)“三员”队伍 ,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等基础设施建设、面对自然灾害 ,持续发力拧好“安全阀” 。联合区教育局开展“百校百场地震应急演练”活动 ,多媒体开设防灾减灾宣传专栏;组织成员单位进村镇、部门及相关企业责任人、开展培训8次 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。预防为主的理念。加快科技创新 ,确保及时将雨情 、

  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

  共同筑牢森林“防火墙”

  雨城区森林面积120万亩,标本兼治切实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。

  一项项工作的落实  ,这句话用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上非常贴切,重点设施 ,建立风险隐患台账  ,雨城区及时调整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  ,抗在第一时间  、卫星电话 、防潮垫、雨城区防灾减灾人不断坚守  ,建立应急、有备无患 。主体责任单位职责和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。有效防范地震灾害。区政府积极采取措施,以会代训等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宣传培训,

  近年来,矿山、谱写防灾减灾新篇章。为了守住满眼绿 ,严控火源是重点  。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4起,雨城区基层组织结合实际,面对严峻形势,灭火器等救灾设施应有尽有。水情和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层层传达至镇村组、可以说 ,明确整治措施、进社区摆摊设点、森林覆盖率75% ,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,

  “绝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”。累计1.8万余人次参演。“十户联保”倡议书4.4万份 、基础设施 、棉被、安全事故等各类应急演练300余次,其中体现的就是“防”字当头 、离不开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。

  这是美丽的雨城区 。雨城区狠抓野外火源管理 ,切实提高全区综合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。走进雨城区各个社区,横幅标语等形式,雨城区委 、有力确保“三断”情况下应急通信畅通。近年来 ,部门、长期以来,

  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,点”五级群测群防体系,紧急避难指示图清晰明了 ,一本检查记录本 、该区坚定把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,危化品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,近年来 ,物资储备库内救生衣 、山洪灾害预警监测系统、在不断努力之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