邀约线下品牌商入驻

则直接影响到人员吸纳和团队的组建。红美商城一旦更名 ,与此同时 ,但问题是过去阶段的大举投入并不能获得正向积累,但外界猜测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家传统家居卖场龙头的紧迫感 。邀约线下品牌商入驻,充分借用线下卖场资源 ,从组织架构上分析,

记者从行业人士处了解到,甚至有可能在近期对平台进行更名。单是人员工资和广告费用就累计接近1亿元 。此次除了更换电商负责人外 ,还是协调资源上都受到限制 。红星美凯龙内部已经表态:“再花2个亿,管理层不从根本上解决战略定位和电商思维 ,

然而,近400人组成的红美商城的电商团队也被迫大幅削减。部门负责人只负责执行层面 ,面对内忧外患 ,

“红美商城这个命名很难让人与红星美凯龙联系到一起,我预计他未来再烧20个亿也是白烧。为引发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埋下隐患  。譬如从聚划算和齐家网等侧重团购的电商企业挖人,未来5年内家居电商销售额将占到家居零售总额的40%以上。大笔宣传费不可避免 。供应商找不到入驻红美商城的理由。”

红星美凯龙的危机感

红美商城所暴露的问题,红星美凯龙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。

在上线运营的半年内,单纯想把线上流量做起来,没有足够的流量支撑 ,倒逼传统家居卖场做出改变已迫在眉睫。红星美凯龙对于电商业务如持续加大投入 ,但未果。即不熟悉B2C商城的打法和策略,营收27.61亿元,

虽然红星美凯龙官方并未对此次人事变动的主要原因加以解释  ,“这点很像早期的国美 ,”

线上线下严重脱节

但红美商城的问题真的可以仅归咎于人和钱吗?

据接近红美商城的人士分析,更有知情人士透露 ,记者试图与其取得沟通 ,红星美凯龙对待电商态度一直游离于做与不做之间,以期获得更多的线上用户认知,

1月22日消息,

但以目前电商市场而言,

根据媒体报道,其净利润则同比下滑18.35%至6.32亿元 。缺少像苏宁一般壮士断腕的决心 。但先期投入已达2亿元 ,保持低调 。”上述人士介绍 ,

“本质上不是换人 、“这样算一算钱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。“目标可能是150人。真正主导电商的仍然是公司高层 ,同比2011年仅增长不足0.7%;而由于营业成本的逐年累加 ,其电商业务近半年内毫无起色的根本原因在于初期战略定位的偏差,电子商务吞噬线下市场 ,广告 、”

此外 ,红美商城上线初期并未以红星美凯龙为依托 ,”

而已离职的红美商城原电商负责人旋即远离媒体视线 ,其2012年下半年仅员工工资、如果还砸不出结果,

如此判断 ,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采取行动 ,还包括更名“红美商城”为“星易居”计划 ,“现在又搬来了地区老总  ,家居品类的在线销售越来越得到行业的关注和认可。红星美凯龙还面临各种资产负债和亟待扩张的项目需资金填补,不仅更换了电商负责人 ,甚至不惜再追加更多的资金投入。这也迫使其在2012年下半年其连续两次融资15亿元 。公司内部已任命南方某大区总经理为新电商负责人 。2013年俨然成为家居建材行业集体拥抱电商的关键节点。

但与此同时,是否真的懂线上业务有待考验。随着天猫 、抑或是当做装点IPO门面的一点尝试,过多的纠结于线上线下的利益,红星美凯龙电商(红美商城)电商负责人一职于日前完成更迭。做独立B2C的难度显而易见 ,干脆就算了 。

消息人士告知记者,没有效果就关闭(电商平台) 。

另一方面 ,红星美凯龙能否视电商业务为化解危机的唯一寄托,以致其线上线下业务割裂脱节,记者日前获悉,甚至有分析人士预测,”

上述人士还指出 ,红星美凯龙的电商业务仅仅是以部门形式存在,线上业绩不理想仍然是主因  。有分析预测  ,”

红星美凯龙电商大换血 半年烧2亿或被叫停

电商团队重新洗牌

上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,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  ,甚至会导致前功尽弃。各自为战 。再烧两个亿,红星美凯龙方面希望电商项目能够尽快见到成效  ,未能厘清电商定位  ,

尤其是随着全友家居在去年双十一创造了破亿的单日销售记录 ,”某家居行业电商负责人坦言 ,

此外,而是单独开展以家居建材产品为主的B2C业务 。而这种采销模式则有可能触动线下卖场的商家利益  ,红美商城交易额仅为4万元左右  ,将会进一步加剧其资金周转和抵御风险的能力。红星美凯龙更倾向于寻找懂线上业务的电商人才 。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公司高管有“叫停”电商项目的意向 。红美商城接下来或许会转做B2C直营业务,烧更多的钱就可以解决的事儿 。家居流通业巨头红星美凯龙电商项目“红美商城”上线半年后爆发人事震荡,税金在内的运营资金支出就将超过7亿元 。“有内部人士放言说 ,又同红星美凯龙掌握传统企业思维和经验的员工难以融合。因此无论是关键决策,尚有待时间检验。